2013年10月,;?
2014年2月19日,、,并对我市文化建设提出希望和要求;
2014年3月,我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组建成立古琴传习所,之后又相继成立三明古琴艺术团、三明琴会、朱熹·杨表正古琴艺术︼研究会,广泛传承非⊙遗古琴艺术;
2015年初,市区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启动;
新落成的市艺术馆、市图书馆分别于2015年2月8日和4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5年6月,“三明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2015年7月,三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六联六创”工作机制创〇新被列为福建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批∩复制推广典型;
2015年7月15日,“第十』届海峡诗会——美丽乡村觅诗行”诗歌创作座谈会在建宁县举行;
2015年9月2日,“半台戏”市级配送启动仪式在沙县举行;
2015年10月1日,尤溪县朱子文化园全面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三明市把精神文明建设“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经★验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按照城乡统筹、服务均等、共建共享、惠民乐民的思路,探索总结出“六联六创”服务方式并于2014年11月正式推出。
“六联六创”服务方式即设施联建、创网络化服务体系;活动联抓、创多样化服务路径;部门联动、创集聚化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创社会化服务环境,培训联办、创专业化服务队伍,机制联立、创常态化服务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
2015年7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六联六创”工作机制创新被列为福建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批复制推广典型。
三明市委办、三明市政府办于2015年8月12日印发《“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试行办法》,“半台戏”配送服务主要是通过“上级配送一部分,地方组织一部分,群众参演一部分▂”,形成“三级配送,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即,由基层点单,市和县、乡政府分级采购配送“半台戏”演出节目或部分服务项目,形成“一台戏”。
2015年9月2日三明市启动“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
采购配送的主要内容包括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公益讲座、主题展览、培训辅导等。配送的流程主要通过征集项目、组织评审、公布目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库,基层按需点单,以套餐配送、点单配送、定向配送、资源配送等形式构建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的配送体系,解决基层尤ξ 其是“老、少、边、穷”文化服务活动均等化问题,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保基本、全覆盖、均等化。
沙县双钩书法家邓圣凯,是全国唯一一位在米兰世博会
中国艺术甄品展上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家。
三明市级财政从2015年开始拿出50万元为市级配送资金额度,配送到县级项目每¤年不少于60次,县级配送到乡村每年不少于50次。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在《调研内参》专期刊登介绍了三明市的这一做法。
根据全市︼城区和县城基本上都是沿河而建且建有公园的地理分布情况,推动城市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建设。
在三明市区沙溪两岸各建设长约12公里的文化长廊,将沙溪两岸适合地段、大小适中、安全可靠的相关设施,拓展成为市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规范形成了◆中山公园、新泉广场,梅列大桥、五路大桥、六路桥头等10多个群众文体活动广场。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组2014年2月采访三元区沙溪龙船调
成立三明市区沿河文化共建理事会,由市文化、园林部门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基层→文化单位和民间文艺组织,共同为沿河文化活动做好主题策划、活动安排、艺术指导、设备支持、安全保障等组织协调工作,并推动设立龙船调传习所、沙溪(鼓乐)文化传习所、南音传╱习所、莆仙戏传习所、三元新民歌演唱队,培育40多个民间组织、300多人参加的老中青结合的民间文化活动骨干队伍,促使沿河文化共建活动长效进行、持续开展。
2015年1月至10月,三明市区沿河共建理事会和共建单位,共组织开展系列文化∑ 活动600多场次。尤溪朱子公园、将乐上河洲公园、泰宁状元公园建设,以及永安燕江、明溪、建宁、大田等地强化沿河两岸公园改造提升,都为当地市民休闲健身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沿河文化共建活动,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针对三明地处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理特点,采用“分块式总分馆模式”开展服务,即三明市图书馆与市少儿图书馆、三钢图书馆、梅列区、三元区、沙县∑ 建设总分馆制,将两区分馆、及两区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分馆打造成特色主题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其余各县(市)图书馆整合所辖县(市)馆、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实行〓流通服务。
积极利用各类祠堂场所遍布乡村的特点,开展先进文化进祠堂活动,用“小祠堂”培育“大文明”,建成一批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为一体的文化祠堂。
大田县桃源镇肖氏太元宫文化活动
宁化县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五有”为基本标准ぷ,按照“两堂(文化礼堂、道德讲堂)、三窗(政策宣传窗、文明礼仪窗、科普知识窗)、四室(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沟通谈心室、特色♀展示室)、五廊(历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文艺廊)”的要求,试点推进文化宗祠建设;大田县变“祭祀祠堂”为“宣传文化阵√地”,变“姓氏祠堂”为“闽台交流平台”,“纪念祠堂”为“红色教育课堂”;清流县开展“祠堂新貌”创建活动,均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々。
、中央文明办《简报》等宣传介绍◤了三明市这一做法。。
《三明周末文化讲坛》是由三明市图书馆联合福建省图书馆、三明社科联等单位共同组织,邀请有▆影响力的教授、专家学者,面向大众开展的公益阅读讲座活〖动,是三明市实施“百场讲座、百场演出、百场展览”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服务项目。自2013年2月18日开讲以来,受到群众欢迎。
自2015年7月起,《三明周末文化讲坛》设在市图书馆新◆馆多功能厅,每周末都安排一场讲座,读者通过登陆图书馆网站参与问ㄨ答的形式获取讲座门票。
特别是去年6月份由著名历史学者蒙曼教授主讲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修养》和葛剑雄教授主讲的《阅读⌒与人生》讲座,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有机会参与,市图书馆将讲座安排在电影院举办,同时邀请电视台进行现场录像,随后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播放,让更多未到场听讲的市民也能收看,并积极参与到今后的公益阅读活动。
目前讲坛已举办二十期,参与的读者人数近4000人。
三明市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创办于1996年,突出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娱乐,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广电出版局主办,机关、企业单位、社会团队、社区、街道、民间文艺¤团体等社会各界自发参与,每年6月底开始至10月结束,历时3个多月,每周末举办一至二场文艺演出,每届演出20余个专场,至今已连续举办20届,共演出近400多场,参演人数约5万多人。
2013年10月,在全国第十届艺术节上,。、成果和∞经验。
同时,在广场文化活动的辐射带动下,各地建成上百个激情文化广场示范点,组织开展形式多①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卡拉OK、合唱、广场舞、文艺专场等活动,如永安市“夏日清风”广场文化艺术周、泰宁县民俗广场文化活动、尤溪县“激情广场大家█唱”、清流县九龙广☉场文化夜市、将乐县“夏季风”广场文化活动、明溪县广场舞蹈健身活动等,形成了市、县、乡联动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
根据各县(市、区)文化特色,指导推动打造梅列区广场文化、三元区古人类文化、、明溪县侨乡文化、清流县大提琴艺术≡之乡、宁化县客∴家祖地、建宁县红土地文化、泰宁县丹霞文化、将乐县杨时文化、沙县小吃文化、尤溪县朱子文化、大田▓县土堡文化等文化品牌,引导全市各县(市、区)围绕品牌开展创建活动,持续举办宁化客家祭祖大典、朱子文化艺术节、泰宁丹霞文化旅游节、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将乐海峡两岸客家擂茶文化交流会、明台客家祖谱文化交流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讲好※三明故事、树好三明形象、体现三明味道。
如沙县以名扬天下的“沙县小吃”为载体,通过“小吃搭台,文化唱戏”,每年开展“12.8”小吃旅游文化节,高标准引进“总政歌舞团专场文艺晚会”、“中央歌剧院交响音乐会”、“全国健美操冠军赛”等精品文体活动,提升小吃文化品位。
尤溪县朱子文化城
尤溪县围绕朱←熹诞生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朱子文化城”,新修复了南溪书院、文公祠、半亩方塘等与朱〖子文化相关的名胜古迹,每年举办大型朱熹诞辰祭典,在全县各中小学开设朱子文化校本课程,开展“朱子?爱心”、《朱子家训》和朱熹名言警句诵读活动。清流县是中国大提琴教育、教学开拓者王连三的故乡。
清流县王ω 连三音乐广场
清流县积极打造“大提琴文化艺术之乡”,培养大提琴艺术人才,举办国家级赛事—第五届“爱琴杯”大提琴比赛,建立“中央音乐学院』‘福建?清流’艺术实践基地”,培养群众对器乐的兴趣爱好,以此◎为载体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2007年以来,、财政部赠送的流动舞台车为平台,实行“政府补贴、企业冠名”的运作模式,以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三明市歌舞团)为主要力量【,创作反映基层题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结合计生、科技、法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主题宣传开展了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巡回演出活动,8年来在全市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演出675场,观看演出的农民群众超」过百万人次,成为“搭在农民家门口的流动舞台”。
近年来,三明市把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巡回演出纳入“百场讲座、百场演出、百场展览”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范畴,并着力向边远山村倾斜,形成下乡演出常态化服务。中央电视台及省级主要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和宣传,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因此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家?阅读”服务联盟成立于2014年3月,是由三明市少儿图书馆、三明市图书馆、十二个县(市)区图书馆、部分文化馆及企事业单位与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40多家单位发起组建的,主要致力ㄨ于阅读活动推广,是一个全公益性的阅读活动组织。
主要是建立阅读活动专业委员会,以“家”为立足点,以“阅读”为发力点,将联盟阅读推广与社会生活、阅读刊物的研究、书友会(读书会等)组织、各类读书活动等相结合,以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
2014年以来,组织演讲沙龙、心理学沙龙、周六沙龙、双语沙龙、绘本故事会、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情商文化交流◆会、彩虹伞早教学习、国学诵读、幸福1+1交友等系列阅读活动300多场,参与人数3万多人次。
该活动案例荣●获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出版学会全民阅读推广年会阅读案例一等奖。
刘必玲、刘怀中、吴丽娟、周治彬、徐彩娟、黄瑛、黄丽真、章雅英、詹金莺、颜建光;
另外,张招梅、巫正根、陈晓尘、郑新民、薛金程等5名同志获得提名奖。
来源:
编辑:柯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