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一座文化名城!
纵览中国历史,也许没有一个县域像万荣那般具有象征意义:这里的孤峰山早在远古时期就矗立于此,自古就是皇家贵胄和百姓的朝拜之所;这里4000多年前曾迎来轩辕黄帝在汾阴藌上“扫地为坛”,汉武帝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这里汇聚明贤——纵横家张仪、王勃、王通和王绩、唐代“河东三凤”薛收、薛德音和薛元敬、大孝之子董永以及一代廉吏薛蠧……特殊的地理格局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让万荣独一无二。
而今,万荣立足于历史、立足于文化、立足于现实,对万荣文化转换或升华,由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进行转变,意欲将“万荣文化”变成“文化万荣”。
寻根探源定格局
后土祠、秋风楼、飞云楼;张仪、“三王”、“三薛”;荆村遗址、北辛舍利塔……每一栋建筑、每一个人名背后都镌刻有一段不凡的历史,都凝结着光阴的故事,都有着一个意味深远的象征。
这就是万荣,一座文化之城。
大河上下
后土祠全景
飞云楼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
飞云楼
孤峰山
李家大院
西滩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孤峰山
飞云楼
李家大院
西滩
万荣文化的第一〇张名片当属万荣笑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山西省〖委万荣县,地方↘国营水泥厂,支部↙书记兼厂长”这一异乎寻常的名片,让万荣和万荣人家喻①户晓,而且还成了新时期万荣笑话的代表作品之一。
从“谢村zeng”到“荣河zeng”,再到“万荣zeng”,最后又发展①到“万荣笑话”,期间经历了200余年的历史演变,如今成为了一张强大而充满活力的地域文化品牌。这个▂过程正是“万荣精神”发展▃和升华的历史进程。“双12”这一天,太原工人文化宫上演了两场《万荣笑话剧》,座无虚席,笑声四溢、掌声不断。万荣笑话带给人们的笑声,不仅传达了时代的韵律,同时也彰显了人性的本质。下面,我们来表一表万荣笑话的前世今生。
追源溯流
“zeng”的写法
“72zeng”的由来
化茧成蝶
万荣笑话剧在龙城演出
为什么要◆以 “善文化”为主题线索?为什ㄨ么要排这样一出戏?
从浅层意义上▼讲,这是万荣县蒲剧№经过半个世纪后的涅?重生;往深里说,这是要№将万荣的“善文化”世代传承。
来源:中华笑城 智慧万荣 @《发展导报》记者 郑 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韩维元 李丹
【投稿邮箱】:wrrb1996@163.com
【联系电话】0359—4526337
【总编】:畅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