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战梦珊都在国家大剧院工作,丁丁是舞台技术管理,战梦珊是剧目制作主管,经常忙活同一个演出项目。不过形影不离对于他们是一种奢望,记者亲眼见到,在歌剧《水仙女》的后台,丁丁在跟舞美人员做最后开演前的◥检查时,战梦珊陪着一位外国演员从他身边擦肩而过,两人连对视的工夫都没有。采访那一天,丁丁腼腆地说了一◣句情话,“其实我们也没什么,就是跟她在一起特别高兴,在后台总想≡见到她。”在国家大剧院刚刚结束的歌剧《水仙女》中,丁丁被著名歌↘剧导演,同时也是这部戏的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〇的乌戈·德·安相中,力邀他去意大利帮自己完成一个歌剧项目。丁丁已经不止一次受到外国艺术家的赞赏了,这位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研究生毕业的西安小伙儿,2010年来大剧院从设计助理实习生做起,短短6年成长迅速,不管是配合国外艺术家工作,还是独立设计舞美方案都能独当一面。
丁丁非常感谢国家大剧院给他提供的成长♀平台,“我一开始就跟着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建老师,跟他在一起工作特别累,但也特别有收获,高老师经验丰富,对导演的意图领会很快,而且能马上实现。”对科↘班出身的丁丁,舞台实践的经验尤其珍贵,“我第一个项目是歌剧《爱之甘醇》,当时设计师设计了一根16米的柱子,从效果上看16米是最好的,但在舞台上16米高的柱子搭成的一面墙将近5层楼高,靠人力拉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最终我们把从观众席看不到的部分去掉,整体轻了很多,这些情况在学校设计中是不考虑的,只有在舞台实践中才能学习到。”这么多年,丁丁接触了很多国外的舞美工作人员,给他的最大感受就是“规矩”,“从设计图、制作图、给施工的技术图到最后舞台上的安装图都是非常完整的,考虑到了所有细节。”丁丁举了个例子,“去年国家大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共同制作《安德烈·谢尼埃》,布景道具在英国制作的,当时英皇只来了一位普通的技术工人配合大剧院舞美人员工作,对安︾全细节要求非常严格,一个简单的穿螺丝,他要求螺杆在上,螺母在下,如果在演出中螺母松了,起码螺杆还插在上面,布景不会倒,他一个一个检查,不行就拆了重装。”现在丁丁在做制作图、装台图时尽量做到毫米不差,努力接近国外设计师的水准。去年国家大剧院歌剧《骆驼祥子》去意大利演出,由丁丁重新设计了巡演版的舞美,在国外剧场体量不够大,吊杆技术不先进的情况下,丁丁和舞美人员24小时连轴转,在两天之内便把舞台搭建起来,专业性和高效率令国外同行刮目相看。丁丁曾经去斯卡拉◇歌剧院考察,剧院大厅里有一棵树,制作得非常逼真,画景的人很骄傲地跟他说,“只有你摸到它才知〖道它是假的”,丁丁坦言在画景方面,我们还粗糙一些,一般要求距离30米看差不多∑ 就行了。也就是因为一次在画景上的精益求精,让丁丁和战梦珊走到了一起。2012年丁丁接手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舞美项目,当时丁丁对背景墙不够满意,亲自在舞台上补景,导演突然叫他,他把颜料放下就走,哪知他身后的舞台已经下降了3米多,他一下子就跌落下去,摔断了腰,打了钢板在家整整躺了一年,大剧院领导和外国设计师都非常心疼他,不断要求去看望他,战梦珊作为翻译就在他们中间做沟通工作。他们的感情就是在工作中一点点建立的,“做《罗恩格林》那一年冬天北京特别冷,意大利设计师要求高,丁丁亲自在工厂雕刻布景,零¤下十几摄氏度,下着雪,没有暖气,一工⌒ 作就是一天,我们裹着羽绒服,脚都冻麻了。”